小学作文的要点

时间:2023-02-17 13:01:03 | 来源:第一作文网

小学作文的要点

[小学作文的要点]小学作文的要点1.小学作文的写作要点

为了避免文章的平铺直叙,我们提倡做文章要讲究启、承、转、合,小学作文的要点。当然“启承转合”的提法过于陈旧,对初学作文的人来说是有益处的。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阅读课文叫《捉鱼》,作者就大胆地运用了这一技巧。我们现在可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

1、两个孩子提着小胶桶去河沟里捉鱼。(启)

2、他们开始清沟,已见到许多活蹦乱跳的鱼。(承)

3、这时发现一头牛正在吃庄稼。是捉鱼还是去赶牛呢?(转)

4、放弃了捉鱼,去赶牛,尽管没捉着,但他们为别人做了一件好事。(合)

从上看来,牛吃庄稼与捉鱼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取之舍之反映了青少年一代的美好内心世界和高尚品德。

当然我们作文,也不是浮躁,一口吃个胖子,一锄头挖口井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要想作文有一个提高,其一要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紧抓事物的特征;其二要有一定的原始积累,多搜集一些写作素材;其三要多练习,养成动脑和动手的习惯;其四感情要到位,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就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2.小学作文要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

常常听有些小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常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针对这些情况,王雨洁老师建议大家要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多看书,多观察生活,书看的多了,知识丰富了,写出来的作文必然也就言之有物,生动起来了。

1.在讲读中渗透写作知识

课本里的文章大多是名家之作,适合学生阅读,适合学生从中学习一些简单的写作知识。因此,在平时讲读课文时,应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写作特点等一些简单的知识有机地向学生渗透,作文指导《小学作文的要点》。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从而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如《翠鸟》一课,用蹬、飞、叼、贴这几个动词把翠鸟这一串的连贯动作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有顺序。那么,讲读中就应该让学生体会这样恰当使用动词的好处,进而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动词把一个活动的场面写具体的方法。

2.丰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写作文更离不开生活。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就要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形式多样的活动。而且还要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积累。如在组织学生打雪仗时,要求学生留心同伴的动作、神态等;在游园时,让学生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等。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逐步养成对周围事物多看、多想、多问的良好习惯。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途径。

3.增加课外阅读,让学生多方位吸取营养

阅读是写作的基矗首先建议并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通过一些活动,促使学生去读书,培养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经常开展读书汇报活动,开展朗读比赛,开设谈天说地课等。另外,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指导,让学生读有所得。好的文章大多也都是一篇好的例文。因此,文中的好词好句、构思立意、写作方法等知识都能对学生有所影响。所以,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如引导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摘抄好词好句,背诵好的片断,学习开头方法等等。经常读书的同学,他们的语言表达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都高于其他同学。

当然,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能够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小学作文的要点〕【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三礼教育改变你我他小学作文200小荷作文网

“三礼”改变你、我、他

——我和学生一起成长

在学校开展“三礼”活动期间,我深深明白作为41名学生的老师,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也时刻思考如何做到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言行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从小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

在上一学期,我和同学们充分利用每周二下午1:30到1:40这短暂的十分钟队会时间学习“三礼”知识。根据每次学习的内容,由文艺委员带领一组同学进行短剧的表演。同学们兴趣很高,表演得也很有意思。有一次,当表演完打电话的短剧后,“小观众们”就发现了哪个同学的行为是懂礼貌的,哪个同学的行为是没有礼貌的,并且积极地举手发言。有的说给别人打电话首先应该有礼貌的说“您好,这是谁谁的家吗”?如果不是你要找的这个人要说“麻烦您叫一下”,而且最后应该有礼貌的说声“再见”。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见到同学老师能够主动问好,就是在学校里见到了客人,家长们也会非常有礼貌的问声:客人好。进办公室时懂得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才进来并主动问好,离开时也不忘说声:老师们再见。每当这时,我就会感到学生们仿佛长大了很多,也为他们的懂礼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另外,我也时刻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太懂得谦让,互相帮助。有一次,在班上吃中午饭时,分饭的同学不小心把一块鸡腿弄在了地上,这就使得一个学生没有鸡肉,这时,我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碗中的鸡块给了那个孩子,那个孩子也很懂事,推脱了半天,但还是宁不过我,把鸡肉拿走了。后来也是在中午吃饭时,羊肉串少了两串,还没等我让,班里罗子轩、谷思豪主动一人让出了一串。我想这和开展“三礼”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在平常的学习中,很多学生从不吝惜自己的纸巾、铅笔、橡皮等用品,总能主动的帮助。当别人生病没来时,有些同学能够主动打电话问候;当有的同学在学习上遇到了难题,总能看到同学耐心、认真的给他讲;当有的同学中午临时有事回不来时,同学们能主动帮他把饭打好,盖严。

同时,在这次活动中,除了那些学生受到教育,我也懂得了一些道理,并且在行动上从自身做起。和以前相比,我能更多的想到别人,站在对方的立场多为别人考虑。在教育学生上,它也浅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在对待学生身上的问题时,能够更理智、冷静、耐心的教导,这样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从而效果会好一些。相信随着“三礼”活动的深入,会让更多的人变得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