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4-08-07 16:11:43 | 来源:第一作文网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读《天工开物》有感偶然的在购物中,选中一本历史课中背过书名的书,《天工开物》。本是随意的买来翻翻,但开卷之后,赞叹不已。实在没有想到,我国在明代,就有这样的科技著作。

《天工开物》,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在理学占据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的当时,《天工开物》既是对古代科学传统的有效继承,也与当时兴起的各种具有启蒙意义的反权威意识,实学意识和民生意识息息相关。

由空谈走向实践,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反思,这种思潮在思维方式上开始散发出近代的气息。 《天工开物》经翻译,走向世界之后,获得极高赞誉,并且影响深远。《天工开物》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称《天工开物》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日本学者评议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日本现代科学史学家薮内清也认为宋应星的书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十八世纪,在欧洲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但农业生产依然十分落后,播种还在使用人工播种。这种播种方式,在种子的密度和覆

土深度上都十分随意,直接影响出苗率。而此时中国,已经在使用播种机。欧洲的犁设计也比较简单、原始,操作十分费力,而中国的犁则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读了儒莲翻译的《天工开物》中论桑蚕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达尔文在他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卷一谈到养蚕时写道:“关于中国古代养蚕的情况,见于儒莲的权威著作”。他把中国古代养蚕技术措施作为论证人工选择和人工变异。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今天我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期讲的是《易经》,孔子为我们讲述他从《易》变成《易经》的过程。

在商朝时期,崇候虎野心很大,而西伯候虽是周国人,但是他爱楚国人,楚国的百姓也都敬爱他,这让崇候虎很是妒忌,于是想法设法在帝辛面前陷害他,还杀害了西伯候的长子伯邑考。这让西伯候很是伤心。西伯候在他父亲遇害时就没能救他,现在他儿子也被害死了,西伯候悲痛欲绝,同时也让他想通了帝辛的昏庸无道。西伯候脱困后,就发动了战争,与楚国开战,楚国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崇候虎还利用西伯候的爱民之心,拿百姓当人质要挟西伯候。后来楚国百姓和战士都受不了无道的压迫,造反了崇候虎,拥护西伯候成为新的一代王。

看完后,让我学到,做人不能自私自利,要做一个有美德和爱国的人。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今晚,我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典籍里的中国》相遇,随当代读书人一起,进行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贵五谷而贱金玉!”一句话仿佛浓缩了宋应星撰写这本书的理念。卷一《乃粒》,卷十八《珠玉》,宋应星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应星在6次科考失利之后,并没有因此颓废,而是在路途中看、学、思,在脚下的万里路上悟到了书卷上没有的东西,增加了未曾听说的见闻。功名利禄于宋应星已然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那份理想:五谷丰登,物阜民康。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把“重农固本”视为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每朝每代人殚精竭虑,极具创新精神,接力传递责任,只为中华。宋应星与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握手,不仅是两位科学家的握手,更是两个时代的握手。他们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我们有幸生于这个时代,享受先人前辈的胜利果实,我们更要将发展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让科技再发展,让祖国再腾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学习的目的各不相同,也许有人想当大官,有人想当企业家,有人想当科学家,但希望当我们通过学习实现各自理想后,可以继续用我们所学知识回馈社会,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典籍里的中国》———听着名字,感觉是那么的沉重,古老,甚至是布满灰尘,艰涩难以看懂的。今日闲来无事,看了第一期,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话剧+主持+对话+表演+朗诵,沉浸式的表演讲述,让我大为震撼!看这个节目,既增长知识,又有趣,利于吸收。令我难忘的有以下几点:

看这个节目,我知道了一个人物———伏生,并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博学爱书,历经秦汉两个朝代,做过秦博士,历经艰难藏《书》,为此妻儿都丢了性命,也只为保住《书》,然而,在墙中的典籍禁不住岁月的沧桑和书虫的腐蚀,只剩下29篇,更为难得是九十多岁时有了机会把经传给汉朝官员,从而使后人把《书》传了下去,后人评价:若无伏生,则无尚书,若无伏生传经,后人难懂尚书。可见,老先生多么的难得!

《书》 开篇恢宏大气,尤其重点读了《禹贡》篇,“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禹的功劳,不仅仅是用了13年治水成功,疏通了黄河,还定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洲、雍州。

汉官晁错奉皇帝之命向伏生学经,才使《书》得以流传。

才有了现代人能够学习中国典籍,中国文化得以传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20xx年,隐没千年的南朝古刹——定林寺在江苏南京重见天日,那里埋藏的不仅是一座古迹,更有一脉文思。因为在一千五百年前,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就是在定林寺创作了一部纵览古今、历久弥新的中国文章学元典《文心雕龙》,留下了一把打开中国文学宝库的钥匙。

一座古刹,时隔千年重现;一部典籍,让古今“文心”相通。全书仅3万余字的《文心雕龙》,何以成为无数读者眼里的“写作高分秘籍”?CCTV-1今晚八点档,随《典籍里的中国》共赴一场文学、文采之梦,在“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的千古文思中,体悟刘勰如何用一生熔炼“文心”,为后世指明“立文之道”。

全书仅3万余字却火了千年

《文心雕龙》可以有多美?

《文心雕龙》全书共50篇,论及30多种文体,以3万余字基本概括从先秦到晋宋千年以来的文学面貌和发展规律,全面探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了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体系,在中国乃至世界文艺理论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文艺创作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心雕龙》书名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深厚的价值?主持人王嘉宁将与三位专家学者共同为大家解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结合刘勰在《序志》篇中的记载介绍道:“在刘勰看来,‘文心’就是文章的用心、立意,‘雕龙’则指写作要像雕刻龙纹般细腻,才能够创作出有体有用的好文章。”可以说,《文心雕龙》是一部应时而生的典籍。在它诞生之前,诗文创作虽盛,作品却良莠不齐,文章离经典越来越远,文学评论也没有一定的标准。为此,刘勰在定林寺跟随僧祐生活的十余年里,遍览名家之作,纵论各种文体,总结创作方法,最终著成《文心雕龙》,它也被奉为“作者之章程,艺林之准的”。

翻开《文心雕龙》,你会发现字里行间氤氲着中国古典文学之美。例如“风骨”一词,原本主要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面貌,而刘勰在《风骨》篇中,将“风”与“骨”凝结为完整的文论范畴,提出“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认为文辞情采应该同君子一样有骨力和气概,文辞表达精当,情感抒发要昂扬爽朗。这也引起了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戴卫红的共鸣,在她看来真正为人们所喜爱,为时代所需要的作品,也应当具有“风骨”的力量。

节目访谈现场,蒙曼教授还指出《文心雕龙》的一大亮点——每篇结尾都有一段“赞”。它和当下大家所理解的“点赞”不同,是刘勰对内容要义的总结,普遍采用四言八句的形式,如诗歌般富有美感。例如《指瑕》篇的“赞”中说道“羿氏舛射,东野败驾”,八个字包含了两个典故,借此说明即便再有才华的人,稍不注意也会出差错,因此人们在创作中应当秉持谨慎的态度。

戏剧舞台首度构造多重梦境

邀你共赴刘勰的“文学之梦”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生平在史料中着墨甚少,主要源自《梁书·刘勰传》当中的三百余字,里面记载他自幼便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仍发奋读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戚良德介绍,刘勰在《序志》篇中记述的两个梦也是学界推测刘勰生卒年的重要依据。7岁时,刘勰梦到天上布满锦绣般的彩云,彩云可以理解为天的文采,说明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才性;30岁时,刘勰又梦到自己手捧礼器,跟着孔子往南行,这表示他有着继承儒家“经世致用”这一文道传统的想法。

在与专家多次讨论后,本期节目戏剧舞台决定用刘勰的这两次美梦为创作支点,首度构造出多重梦境,并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刘勰的对话中,铺陈出《文心雕龙》的创作历程和刘勰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节目组还加入了对刘勰“深爱接之”的昭明太子萧统这一角色,将萧统主持编纂《文选》的经历与刘勰《文心雕龙》产生的影响有机结合,双“文”相会巧妙地展现《文心雕龙》对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而刘勰、萧统将分别由涂松岩、董畅扮演。

戏剧演绎中,彩云的意象贯穿刘勰和萧统的传奇人生。当彩云流转,经历过生死分别的他们最终在彩云中“重逢”,让蒙曼不由得感慨:“戏剧结尾设计得太巧妙了!刘勰和萧统,一个是清寒文人,一个是昭明太子,但是他们都有一颗文学心,有一个‘文心’梦。”

作为中国文章学的元典,《文心雕龙》在中国文论史上如巍巍高山,屹立不朽,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智慧穿越千年仍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对《文心雕龙》的研究,也逐渐发展成一门显赫的学问——“龙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继承先贤的人文精神,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书写出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CCTV-1今晚八点档,敬请期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打造,中国国家图书馆参与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十期《文心雕龙》,让我们一起秉承先贤之志,雕千年文脉,传中华精神!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读《书》”的时候,内心真的一动。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贤真的有机会问起我们“文脉安在?”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踏踏实实地回答一句:“斯文在兹!”传承的故事,经久不衰。

太感动了,之前不懂《尚书》,看到倪大红老师演绎的尚书的话剧,发现中国这个词就是从尚书中来,大禹的功劳不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辈子护书传书,不愧对先人。薪火相传,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问:华夏何为一体?答曰:华夏自古一体!

真的喜欢这样的节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戏剧冲突,并非大而化之,而是以点代面,细腻又宏大,让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来,多少学者为我国传世的典籍皓首穷经,如今《典籍里的中国》让经典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们不再是阳春白雪无人懂赏,而是可以被我们所有人理解、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强烈推荐!

节目不仅仅是叙事,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更是富有创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继往开来,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品读,也该与世界分享。

中华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华文化,永续不绝。优秀的典籍使我们明过往、知兴替;优秀的演员以入木三分的演绎带我们迈入千年历史长河,感知先贤气节、启明吾辈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关注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国学国粹,华夏弦歌不辍,你我当仁不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深深烙在国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在风雨飘摇中亦燃未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中华民族这片桀骜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近日,综艺型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大放异彩,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向国人讲述不绝如缕的华夏故事。节目第一期介绍了“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一一《尚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夏经典,弦歌不辍。沉重的语句无一不使国人内心澎湃,华夏文明的精髓绵延至今,溢散出无穷的光辉。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斗转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经,青石永存。抚摸传承千年的典籍,翻开古老泛黄的书页,一个个沉重而又饱经沧桑的文字浮现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华夏之渊源。品读经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品读经典,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蕴;品读经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宁”的力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熔铸于字里行间,镌刻于时代青石,它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热血传承中与时代接轨,推陈出新,千年繁盛。

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责任心和文化情却未消逝。从爱子护书,以命相搏,用热血传承圣火,讲授《尚书》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映,粼粼历史长河中倒映出来的正是华夏儿女守护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护得文学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壮志与坚定决心。

仰望历史的天空,华夏文明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华夏文明绵绵不断。一片片竹简本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与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经典对话,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能让更多国人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华夏文明,使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础,传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无穷的魅力。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有这么一个人,他胸怀大志,一生翻越了重重高山,穿越了片片深林,淌过了条条大河,用双脚丈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有这么一个人,他勇于探索,一生言前人所不敢言,为前人所不可为,行前人所不能行,用信念寻到了长江的真正源头!

他,叫做徐霞客。

少年时期,他因考试落第,心生沮丧。他的父亲对他说:考试落第没关系,但人要有志向!”徐霞客隧树立了自己的志向:“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多么豪迈而又坚定,他也把这句话落到了实处,这既是他胸怀大志的重要体现,也是他寻山远游的真实写照!

他看过黄山奇石、见过庐山瀑布、观过双龙洞石窟,朋友说他“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这一切正是源于他对自然的热爱。他双脚踏遍五岳、游历九州、溯源长江,历经三十余载,融入自然、敢于实践、呕心沥血,终于著成《徐霞客游记》。游记既对我国大好河山有着准确、详细、丰富的描述和记载,又充满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徐霞客跋山涉水多年,只为探寻长江正源;不远万里、忍受伤痛,只为纠正前人错误,他不计辛苦与劳累的理想与豪迈,不怕挫折与阻碍的恒心与毅力,令我无比震撼,这让我想到《明朝那些事》里的一句话:“成功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徐霞客凭着坚强的意志和过人的智慧,在地理和文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越走越远。他未走完的路,我们要继续前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有什么是你拼尽一生所守护的?

俗话说,唯有诗和远方不可辜负。那么对于伏生而言,则唯有《书》与讲《书》不可辜负。战火的响声,淹没了他的叹息;兵车卷起的灰尘,掩盖了他护书的身影。岂不叹,楚人一炬成焦土;岂不恨,战争纷乱扰安宁;岂不幸,伏生留书传千古。他若偻之背影饱含了月岁的沉淀,所讲之《尚书》实现了千年的穿越。伏生一家,视《书》如命,拼尽一生,才得弦歇不掇,薪火相传。伏生守护《尚书》一生,守护着宝贵华夏文明,照亮过去,更照亮未来。

当今日的我们安享繁华与和平时,边境的石头与棍棒无情地夺走四位戍边英雄的生命。“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而不可凌”,在雪山书写下自己一生所守护的,用行动义不容辞守边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陈红军、肖思远、陈祥榕、王焯冉烈士将鲜血挥洒边疆,卫国土不失半寸,既是使命在侧,责任在身,更是生死攸关之际为所守之中国,献上自己的一生。英雄们爱国守边,献出生命,才得国土安宁,主权完整,人民生活康乐。

又有什么是你终其一生所追求的?

古时为了钱、权、名、利战戈不断,今时为了房子车子票子迷失了方向。究竟什么才该是这生吾之所求?又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信念去守护所谓的心灵至高地?

你心灵至高地,住着什么?可能对于如我们一般的学生,早已被社会范式填满了名牌大学,可终点又何尝在此,这不过是起点而已。所要追求的,不应只是眼前的苟且。

我们很难平衡所求,就像伏生也会希望与妻儿共读《尚书》,陈红军烈士也想多陪陪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诗和远方也是美好的象征。可最终,他们选择他们所守候和追求的,还是这些让我们永远铭记的万死以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像无数留名青史的英雄,是社会的模范,也是每个人优先具备的精神,刻在民族心、民族魂里。

到底追求何事,守护何方?

今天的川流不息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就像当年张继名落孙山时写下的《枫桥夜泊》留传千古,而中举之人却没人被歌颂。但张继面对的却是落榜的落寞,中举之人面对的是明日的荣华富贵。

就像著名辩论赛“青年人到底该做加法还是做减法”中说的——你可以为自己的生命加重量,去承担更多的责任,但你可能会很辛苦;也可以选择为自己的生活打拼。没有说谁幸福谁不幸福,只是每个人认为的幸福不同罢了。

热泪滚烫,谁不是倾尽一生求一个好结果,无论过程如何,无论生命长短,终是成就了所追求的,守护长了所守护的,才是我们真正想得到的。

“魂兮归来,以瞻家邦。”我想,我所求的并不是明天的三餐,而是明天我能为充实自己做点什么;我所守的也不止于一隅,而是未来我能尽力守护这片土地上我所能守护的一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

大医精诚,所谓何?

打开典籍,品读中国,我被那场跨越四百多年的时空对话直击心灵,当王劲松老师饰演的李时珍先生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肃然起敬。

世人皆知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却无人知他重著本草30年是怎样的决心和毅力。李时珍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可是那时的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李言闻不愿李时珍再走上医药之路。然而李时珍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还记得视频中李时珍为学医三求父亲:“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随后李时珍二十三岁便随其父行医。后来在面对百姓因以往古代药物书籍的错误而苦恼,李时珍毅然决然选择重修本草。

然而,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当父亲病重离去,已近中年的李时珍跪问父亲:“没有你,我还能写成《本草纲目》吗?”父亲坚定的说“能!”李时珍花费自己毕生精力,经历27年的春夏秋冬,才构成了《本草纲目》。这部旷世著作完成后,李时珍喜极而泣,却又面临一个更大的难题。190万字,将是多么大的出版工程!《本草纲目》无法刊印。一瞬间,我看到李时珍先生眼里的光暗淡了。

于是一生不愿求人的李时珍为了天下百姓,不远千里,请求王世贞先生为《本草纲目》作序,为使《本草纲目》更加严谨完整,他又修书十年。这部耗尽他毕生心血的书籍终于即将出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草纲目》刚刚刻成,李时珍仙逝。他终是没能看到自己毕生耗费心血的书最后放在他的眼前。

有那么一刻,我希望《典籍里的中国》中的时空穿越是真的,李时珍捧着《本草纲目》,弥补了未曾亲眼见证其刊刻出版的遗憾,他的心血没有白费,毕生所愿达成的那一刻,他等了一辈子。

什么是医者?“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在看到李言闻先生生病,父老乡亲那一声:“老李先生,您保重身体啊!”在看到李时珍先生在面对身中铅毒的患者而无法挽救时眼神中的无奈,在看到为了天下百姓一身傲骨的李时珍千里求序时坚定的眼神,我好像明白了何为医者。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身为一个医者,有太多太多的艰辛。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沉重的责任,他们时刻记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他们让生命多了一份期待与希望。

“为利益百姓,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如此为大医也!——尾记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

一、央视出品,必属精品。

过去半个甲子,可以说我们一直处于“娱乐至死”的时代。港台风、欧美风、哈韩哈日风,轮番上阵。再到内娱兴起,全民选秀、全民狂欢。时至今日,各大卫视的王牌综艺,以及作为后起之秀的网络综艺,仍然占据着绝大部分的流量。我们乐过、笑过、感动过,唯独极少回首来处,问问自己,我们的祖先是谁?流传下来了什么?

所幸国家有数,官媒有谱。我们忘了的,国家不曾忘。资本只逐利,官媒有担当。所以才能聚起一批有学识、有能力、有情怀的人,为我们呈现这样的文化大餐,来唤醒每一个中国人溶于基因中的文明记忆。

事实上,央视作为官媒,一直在坚持制作文化大餐,以飨国民《百家讲坛》、《舌尖上的中国》、《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汉字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等等等。所以除了倾心各种各样的娱乐综艺,我们不妨留出一些时间,带着孩子一起,看看以上这些精品大作,既增长见识,又是在承接祖宗的魂,续文化的根,岂不乐哉。

二、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是有复杂的内外部原因造成的,我在乾园群中做过总结,在此不做重复。其带来的一个副作用一直影响至今,那就是在广大国人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带有偏见――外来的一定比自己的好,西方的一定比东方的强,新的一定比旧的先进。而作为“群经之首”的中华元典《周易》,更是直接被等同于封建、迷信,从此难登大雅之堂。

本次央视年度文化大作《典籍里的中国》,特地选择在传统中秋佳节之际,以高规格、大制作,由中国社科院、国家话剧院、国家图书馆为节目的权威性、专业性背书,带领国人走进《周易》、品读《周易》,这毫无疑问,是在为《周易》正名――《周易》绝非封建迷信,而是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试想《周易》若为封建迷信之学说,可能在央视的舞台上出现吗?可能通过官媒去宣传、去推广吗?把《周易》等同于封建、迷信的偏见,从此翻篇,再无立足之所。

除了为《周易》正名,《典籍里的中国》还通过“百家讲坛”式的文化解读,和“话剧表演”式的舞台呈现,为《周易》正本清源。

《周易》虽源于卜筮之书,但在发展过程中,经由无数先贤的继承和发展,早已跳出卜筮之用,成为集自然哲学、社会哲学、治国智慧、人生智慧的大成之作。伏羲始画八卦,乃是为了在上古时期生产力水平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以超绝的智慧,通过八个符号来观察、记录、推演自然的变化,以带领族人寻一处安身立命之所,过一世平安顺意之生活。文王拘而演周易,则是一个伟人在苦难中的不屈与抗争。七年光阴,两千多个日夜,这位丧失自由、痛失爱子的君主没有因苦难而倒下,相反以绝无仅有思想实验,将伏羲八卦演绎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终成《周易》。

孔夫子韦编三绝,留下《十翼》,从此让《周易》大放人文光彩。《周易》的思想精髓,深刻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建立和华夏民族性格的形成。经由西方传教士带至西方社会后,又深刻启迪了西方思想家、科学家的思想和科学探索。

时至今日,提起《周易》,若世人仍只看到《周易》的卜筮之用,而不见《周易》的思想光辉,那就好比在海边玩耍的顽童,只知沙滩上贝壳的精美,而不知大海的博大和深邃,此非《周易》之过,而为世人之大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

到底什么是中国?我想,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名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黄昏,一家四口人围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大年初一刚推出的综艺节目,也是刚刚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说,节目的进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跨时空对话等方式,是观众有了沉浸式体验。

当然,这第一期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由倪大红饰演的伏生表达了他如何保护《尚书》传授《尚书》。秦末楚汉相争,民不聊生,伏生为了保护《尚书》,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颠沛流离,其间伏生的爱子为了保护《尚书》与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烧《尚书》取暖,最终永远地留在了荒野。而当战乱结束,伏生回到家乡,凿开墙壁,却发现被他藏在墙壁里的尚书早已残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传授尚书,希望尚书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浮生活了90多岁,有90多年一直在读尚书,20多年的颠沛流离,只是为了保护尚书,假设不是因为尚书,伏生的儿子和妻子也不会死去。可是伏生却不懊悔,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

其中还有几个片段,是属于尚书局部的禹贡还有牧誓。其中大禹划九州,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至今还使我的眼中含有泪花。结尾局部,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向伏生介绍尚书自西汉以后的传承过程,其中不乏多种坎坷,直到唐代,还有人在一块大青石上刻下了尚书,为开成石经。华夏经典,弦歌不辍!

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之《传习录篇》,它是一个讲述中国古代典籍的综艺节目,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趣有味,有知识,更多的是对古人的了解与尊重。

节目的编排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的形式,主持人穿越到古代与古人相见,面对面地共同探讨经书古典的奥妙。

《传习录》是记录王阳明思想的语录体著作,由他的弟子徐爱记录整理完成。成书原因,和另一部儒家典籍非常相似,那就是论语。论语说:言之必可行也,传习录说:知行合一。

“传习”两字源自《论语》中“传不习乎”一语。

传一一老师传授的学业,包括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以及事件处理的方式、行为以及态度,即言传身教。

习一一复习、实践,即实践行动。老师所传递给我们的东西,要时时地实践运用。

传习一一作为书名,是弟子想将阳明先生的思想记录下来,并不断地将它运用于实践。

因此,所有读过《传习录》的人都可以算是阳明先生的学生。打开典籍,品读中国。我们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并知道王阳明先生,都应该读《传习录》以学习其理论,都应该践行《传习录》的立言宗旨——知行合一。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它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主意识,肯定自我价值,从而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

《典籍里的中国》记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我和妈妈观看时,心中那份骄傲自豪的情感一直在撞击着我的心灵,希望同学们也来观看这个节目哦!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

继与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贤相遇对话后,“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引领观众走进明代哲学家阳明先生的学堂,走进《传习录》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解读“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谛。

昨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以王阳明《传习录》收官。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人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贤智慧,以及传承注重实践、实干兴邦的重要理念,在网上持续发酵。事实上,第一季11期节目期期有文化的燃点、情感的爆点,每次更新都会掀起新一轮热议,被许多年轻人称为“封神之作”。截至昨晚,节目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3亿,抖音#典籍里的中国#主话题播放量超14亿,节目相关视频全平台播放量超20亿。著名评论家饶曙光认为,《典籍里的中国》能成为现象级节目,即在于创作者深挖传统精髓,钩沉典籍里的中国精神之源,为当代人指引征途,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典籍为脉络,串联起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链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典籍为脉络,串联起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链,以期构建深刻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图为《传习录》剧照。

戏剧舞台开启,昨晚《典籍里的中国》采用倒叙手法,从王阳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讲起,回顾他从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贬谪贵州、龙场悟道、平宁王之乱的坎坷一生,同时也是追寻大道的求索一生。跟随节目,观众跨越500年时空,得见王阳明九死一生仍心向光明,终悟得“知行合一”思想真谛的历程;年轻人更在节目中触摸到《传习录》的睿智光辉。

昨晚节目播出后,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扬的一番话被许多网友转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主意识,肯定自我价值,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网友在一次次接力转发中感悟的实为“学史力行,行胜于言”的真理。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应铭记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学以致用、实干兴邦。

其实回到节目创作的初心便可知,《典籍里的中国》凭什么每一期都能成爆款。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民族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奥秘即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典籍,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能永远给予中华儿女精神滋养。因此,《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典籍为脉络,串联起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链,以期构建深刻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

自牛年新春开播,《尚书》《本草纲目》《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道德经》《传习录》等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依次登场。伏生一生守护和传承《尚书》的故事,“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医者品格,司马迁、屈原、孙武等人深切的家国情怀,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圣贤思想的精华和内涵等——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也一次次焕发新的光彩。

在新媒介与传统文化的交互中,让当代中国人与先贤心灵相通

曾有网友留言:“为什么每一期都能点燃我们内心那团火?因为它唤醒了我们常用而不知的传承,它让你蓦然发现,那些经典其实就记在脑海,刻在心中,挂在嘴边,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在饶曙光看来,《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能“唤醒”基因、沸腾我们的血液,在乎融合了“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创新形式,在乎节目在新媒介与传统文化中找到了交互的契合点。

在网友心里,《典籍里的中国》留下了太多名场面。比如《孙子兵法》,其所承载的“重战”“慎战”的思想光辉,深远影响后世20xx多年。节目借戏剧的方式带领观众推开历史之门,“目睹”柏举之战大败楚军后,孙武劝吴王止戈为武的一幕。当孙武和伍子胥道出“这打来打去到了最后,不就是想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的历史真谛,许多观众读懂了《孙子兵法》“安国全军”的精髓要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战略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薛国安进一步阐释:“如果我们现在面临着对和平发展的严峻挑战,一定会涌现出成千上万个既敢战又善战的新一代‘孙武’,自古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根本不愿意战争,但是也不惧怕战争,我们会以亿万同胞凝心之力,共筑新时代的万里长城!”

又比如《楚辞》一期,戏剧故事围绕屈原手中的“柑橘”展开。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怀王共同成长经历的一个见证,而且是屈原对那片土地、对那片土地上人民的一种情感隐喻,还是他对自身的一种期许。荧屏上,屈原和楚怀王从两个爱吃橘子的孩子成长为踌躇满志的少年,就像是并肩生长的两棵橘树,想为家国开花结果……可惜,一个自沉汨罗,一个客死于秦。当楚怀王“离去”,屈原大口大口吃着橘子,甚至吞下了皮,感知到人物的情绪,几乎所有观众潸然泪下。也由此,屈原和“天问一号”的梦幻联动显得格外珍贵动人。20xx多年前,屈原仰望苍穹发出《天问》;20xx多年后,依然传承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精神的中国人,已经奔赴深空,将最浪漫的诗篇写在了宇宙之中。

用时代的新介质开拓新的传播场,节目火了,典籍“活”了。正像节目最初的推广词——“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不绝如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