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200字
时间:2018-05-04 12:59:28 | 作者:刘雨琪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书——《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写的一本从童年到青年心历路程的一本回忆性散文,共十篇。书中有回忆,有批判,有嘲笑,它使其中的韵味更加丰厚,而且显示了鲁迅关怀现实的一面,更展现了最真实的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生于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是他第一次发表白话小说时的笔名。这一笔名根据鲁迅自己陈述的理由有三点:其一,他的母亲姓鲁;其二,周与鲁是同姓之国;其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童年时期的鲁迅阅读了大量的古书与古诗。在“三味书屋”里,师从寿镜吾先生。在此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为鲁迅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鲁迅的少年时期,家道中落,鲁迅通过切实的感受感到了社会的残忍和冷酷。1902年,他东渡日本,在东京进了预备学校。
鲁迅一生著述丰富,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阿长与<山海经>》等文章就写于鲁迅在厦门大学的时期。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在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她真诚善良,给鲁迅买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是鲁迅笔下一个温暖善良的角色。在《五猖会》中,鲁迅塑造的父亲的形象似乎不近人情,强迫孩子背书,摧残孩子的天性,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孩子的压制。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时的一位老师,他正直热忱,不歧视同学,热心关注鲁迅的学业,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
《朝花夕拾》以平和,舒缓的笔调为我们娓娓道来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亲朋师友的怀念,批判了当时黑暗迂腐的社会环境,给予了对现实的深切思考。从这些文章中透视着清末民初时期的生活画面,了解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推荐作文:
-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小学读后感350字
- ·香菱学诗读后感
-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600字
- ·读《老人与海鸥》有感-小学读后感450字
-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 ·昆虫记读后感400字
- ·读《森林报》有感
- ·《露着衬衫角的小蚂蚁》读后感
- ·猎人笔记读后感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你是我的哥》读后感600字
- ·《西游记》读后感
- ·读《悲惨世界》有感-名著读后感350字
- ·读《再苦也要笑一笑》有感-小学读后感450字
- ·狼图腾读后感
- ·我与地坛读后感
- ·《三体》读后感
-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优秀读后感400字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 ·读《妈妈我爱你》有感-小学读后感600字
- ·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读《孔子学堂》有感700字
- ·嗟来之食读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500字
- ·《1984》读后感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 ·二十四孝读后感600字
- ·小马过河读后感
- ·夸父追日读后感100字
- ·读《阳光姐姐小说总动员之五个姐妹淘》有感-小学读后感300字
- ·读《流浪猪》有感-小学读后感800字
- ·读《詹天佑》有感-优秀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