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优秀7篇)

时间:2023-05-13 08:26:57 | 来源:第一作文网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下面是虎知道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端午节来历和习俗的作文 篇一

我国的传统节日众多,比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春节,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再比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中秋节……而我要说的是“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的端午节。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许多关于端午节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爱国诗人叫屈原。他满腹诗书,但当时的国君楚怀王却听信谗言,不重用他,反而重用小人。屈原的满腔抱负无法实现,在楚国被攻破时选择了投汨罗江自杀。人们曾纷纷乘船去找屈原的尸体,驱赶江中的鱼,可是没有找到。人们怕鱼儿吃他的尸体,就往竹筒里放米之后扔进江里,后来就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此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会包许多粽子,翠绿的粽叶里,包着雪白的糯米,还可以加许多佐料,如肉,蜜枣等。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甜香混合在一起,让人胃口大开,忍不住多吃几个粽子。吃粽子就成为了端午节的一大习俗。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端午前几天,大村小镇都会准备好龙舟,安排好划龙舟和敲鼓的人员,然后在湖边练习。端午节当天,太阳高照,湖边人山人海,围栏边也是人堆人,让人担心起围栏的承受能力。终于,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比赛开始了,鼓手有节奏地敲击鼓面,划船的人动作整齐划一,龙舟争先恐后地冲向终点,这盛大的场面,壮观极了!

端午节时人们还会在门上挂艾草,祈求一家人身体健康,吉祥幸福。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挥发出特殊香气,不光可以驱蚊虫,还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等作用。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在墙边喷洒雄黄酒驱毒,还会把洗干净的药草捆绑成一大把,放在锅里跟鸡蛋一起煮,用煮出来的水洗澡,防止生病。

这些丰富多彩的习俗都是家乡人过端午的特色,它们就是端午节的象征。当然人们也不会忘了在心中悼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的作文700字 篇二

端午来临,片片粽叶,把爱聚集到了一起。

端午节即将来临,我们班开展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一一包粽子。

家长阿姨们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同学们一个比一个兴奋,只见有的同学摆桌子;有的洗盆子;有的摊桌布……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老师也没闲着,她在一旁剪粽子绳,有红色的、有白色的,真好看!我看着盆子里的米、甜枣和红枣,心想:这米和枣既香甜又可口,应该很好吃,俄被馋得直流口水。

只听见同学们吆喝着,包粽子啰!包粽子啰!这时,只见一位阿姨挑了两片又宽又长的粽叶,熟练地卷成“漏斗形",用一片小勺子舀了几勺米装进“漏斗",然后放一个甜枣进去,最后再把粽子绳拧紧、系好,一个完整而又漂亮的粽子包好了。家长们都忙得热火朝天,同学们干劲十足的样子,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我也想亲自试一试,于是我拿起一片粽叶,先把它折成一个“漏斗形",用勺子舀了几勺米装进“漏斗",用筷子把米弄匀再拿一片粽叶盖在上面,用一根粽子绳打结拧紧。正当我以为快大功告成时,结果我不小心,一下用力太猛,大米就从一个小孔里漏了出来,洒满了桌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向阿姨请教了一番,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悟。我又试着包了一个,记住了要领,掌握了方法,慢慢的一个完好的粽子就包好了。这个粽子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绿油油的小蛋筒冰淇淋,,十分诱人,好想咬上口啊!

不一会儿功夫,粽子煮熟了。那诱人的清香扑面而来。我毫不客气地拿起一个粽子,轻轻地剥开粽叶,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软软的、甜甜的,真美味啊;

叮铃铃!叮铃铃!放学的铃声响了,可同学们还在欢呼着、跳跃着、追逐着、品尝着,真开心呀!

在学校,我们提前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一一包粽子。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 篇三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崔寔(逝于170)的《四民月令》记载:“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诸,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除了治难产的缕蛄外,其余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的丸药。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光从“长命”、“续命”等名称看来,就能够明白,当时人是多么畏惧恶日对生命所造成的威胁。不仅仅在实际上制作治病的丸药,在心理防卫上,也要仰赖五彩丝来抵御那超自然,不可见的鬼魅及兵灾。

尽管有这些顾忌在,端午的生命力并未因之减,用心祈禳的习俗仍随处可见。周处(二四零——约二九九)的《风土记》记载晋朝新兴的端午习俗有:“采艾悬户上,踏百草、竞渡”等。悬艾固然是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之后称为“斗百草”的游戏。而被视为端午特色的竞渡习俗,也在此时出现。据宗懔(约四九八——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按语:“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记》中并未确实记载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说颢然是受了传说的影响。事实上,竞渡、祈禳。表面上是为拯救屈原而举行的竞渡,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崇的本意。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作文500字 篇四

你们知道端午节吗?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

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据说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位伟大的爱国人士,他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着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用药酒晕蛟龙水兽。后来,人们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定为端午节来纪念屈原。

我从书本中了解到端午节这天有包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等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学校都会放假,今年也不例外。早上起来,吃过早饭我和姐姐就打开电视观看起了龙舟比赛的节目。那些赛者着装整齐,精神抖擞。看着他们十分激动,一边划一边大声呐喊:加油,加油!比赛十分激烈,场面也十分热闹。这样的龙舟赛让我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热闹气氛。这时,我忽然听到妈妈的呼唤,原来,妈妈从城里超市买来了我最喜欢吃的红枣粽子,我和姐姐飞奔出去拿起粽子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那个粽子又香又糯,不一会儿就被我吃得干干净净。妈妈还给我们买来了五彩线,编成一个五彩的手链,戴在了我和姐姐手上。妈妈说:“这是端午节的习俗,是可以避邪的。”

端午节真有意思!朋友们,你们的家乡过端午节也有这些习俗吗?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600字 篇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俗称端阳或重五、重午。兴化方言称“五日节”。

在莆田民间,端午节按照“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的程序进行。在节前,农家巧妇要用五色线为孩子织结长网袋装熟蛋,织结小线袋装樟脑丸,缝黄布虎,绣八封图,裁新衣裳。节日里先磨米蒸糕,备料包粽,以备祭祖。又以沿海地区特产麦螺为节日佳品,还流传美话,曰:“五月初三吸食麦螺,会增长脖子,医治短脖病。”初四清早,各户在门、窗框上插艾草,以示避邪,还在大厅中张贴“钟馗”像,除鬼孽、保平安。

初五早,人们纷纷上野外,挖集“午时草”(即各种药草),如蛋草、慕香、野艾、鬼针草、一点红、木荷……还有大蒜、鸡蛋、鸭蛋,全部洗净,置于露天处“晒午时”,午后,装入大锅烧“午时水”,以备全家人洗澡、清洁肌肤,消除疾病,再且以药草蒸蛋,人吃了“午时蛋”,能杀菌、消病、健身。初五午餐吃顿美味水面,随后洗澡。小孩洗完澡,要在肚脐、脖子、耳朵、额上抹雄黄,穿新衣,胸前挂樟脑丸、黄布虎、八卦图和一串午时蛋,既好看又好吃。

赛龙舟。船队员先把船抬到村前大沟中,兄弟村请船,举行友谊赛,厨师煮龙船饭、请客,非常热闹。那时的“龙船”,有高伸圆正龙头的称“老船”,象征该乡已有出仕;另一种是翘起平头画龙脸的称“齐头船”,笔者的故乡,造的正是“齐头船”。每一龙舟队员22人,船前部挂村旗,旗后一人大捣船鼓,两边各有十人划桨,船尾一人撑大桨,村民站满沟岸高声呐喊助劲。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 篇六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WWW.HUZHIDAO.COM★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易。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元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汪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 篇七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产生了众多节名,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习俗,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直到现在,端午节仍是中华民族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呢!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包好了粽子,准备那一天吃得饱饱的。还有一首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怎么样,这首儿歌好听吧。

端午又称“重五”,所以很多习俗都和“五”这个数字有关联。而且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子、手腕或者足踝,称为长命缕。

端午节的来历/习俗都很多,说也说不完。其中有一个来历是这样的,古代有个诗人叫屈原,他受到坏人的诬陷,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罗江而死,主张爱国主义。后来的人们赛龙舟是为了捞救他,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虾吃饱,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们柳州过端午节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买艾叶和菖蒲挂在门口,再贴上红纸。我奶奶还会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猪肉。吃起来可香了!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都了解端午节了吧。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7篇《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