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粘性作文600字

时间:2022-05-06 14:17:21 | 来源:第一作文网

“好的文字是有粘性的。”

初遇这个句子,是在一个暖黄灯光下的周末,心上一颤,呼吸也仿佛一滞,就像晨雾中飞翔的海鸥翅膀上闪过的金光,而后是满心欢愉雀跃——那是脑中每每飞入精妙的创造时,专属的一种感觉。

原是先贤形容诗人遣词造句别具匠心,自成一派,笔下的文字如同粘起一般,无论如何调动都不如原文贴切,实是精妙至极。但念及自己,念及当下的人们,对于这“粘”,也不禁咂出些更多的意味了。

诚然,当我们读到林清玄的“薄雾正在果树间流动”“那微微的红,流动着一棵树的血液”,雀跃也跟着在心中流动;在余华的《活着》里,“月光照在地上,像是洒满了盐。”先是景,其次味道,最后感觉。洁白的月光,眼泪是咸的,微微发苦,发涩,伤口上洒盐,痛彻心扉。文字粘连起美感,美感牵动起情感,牵动起我们对美的体悟。我们大笑,流泪,无声无息地震动,它让在戎马倥偬中快要褪色的我们懂得,自己一直深深爱着的,也许有其中的斑斓或黑白,挣扎或肃寂,热烈或黯淡,但更有美本身。

然而,美感从来只是文字的粘性的一部分。“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以一瓣赤子之心血泪挥毫,诉说着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漂泊流离的哀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

当我们翻开《共产党宣言》泛黄的书页,从此,全世界受剥削压迫的无产阶级举起了手中的武器,打破眼前这混沌了一个世纪的黑暗,仍然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列夫.托尔斯泰通过安娜.卡列尼娜命运的悲剧、俄国文化的悲剧传达出对理性的反思,对人性异化的忧虑。两种环境,两派贵族,前者在“兽性”和“人性”的角逐中为了一己私欲渐渐抛弃了善性的自我,后者在自然的抚慰中,在不再虚假的劳动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文字粘合着历史,细细描下它的脉搏和心跳,当我们脚下的路走累了,回头追望,那些曾经率先苏醒的智者,为你点亮起一盏寂寥长夜中的指明灯,牵着你拾起遗失的勇气,继续走下去。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只有当你打开作品背后的作品,撕开厚如鞋底的标签,才能看到时代下鲜活的人,看到人类的诚恳、清醒与坦荡。”

我们站在书里审视现实,又站在现实里观看书中的世界。它们似乎是并行的,甚至相互抵触,又确切地交融与和谐。它们之间相隔着距离,粘连起情感,粘合着时代。去阅读吧,让心灵也心甘情愿地为它烙下粘痕。